一九八四年七月九日(根据记录整理)
征集党史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,而征集军史资料又是征集党史资料的重要内容。中国革命的胜利,是打了几十年仗打出来的,军史资料在党史资料中占很大比重。
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,就有叶挺的独立团和周士第的国民政府弊卫团,这是我们党掌猩的武装力量。再远一点,从孙中山开始建立军队,我们党就做了大量军事工作,黄墙军官学校就是在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的。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也应该征集。以后,我们党建立了军队。起初很小,设慢发展壮大,建立了很多根据地。经过红军时期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这几个大的历史阶段,史料非常多,非常丰富。但是,现在我们手上拥有的却非常少。所谓少,是说能够反映军队和根据地面貌的生动资料,搜集到手的实在太少了。汇集起来的,就是十本(星火燎原,但这些资料还远远说不上完备。
我们现有的资料,还只是些“骨头”。如三大战役,书上写了哪年哪月,打了哪个战役,经过怎样,这都是些“骨头”。我们写军史、战史,不能只有“骨头”,还要有“肉”,要有大量的历史资料。《星火燎原》中,早期的东西多一些,近期的东西少一些,如有关三大战役的就不多,抗美援朝的就更少了。我们搞了几十年武装斗争,难道就只有这么一点资料?
征集党史资料,非常必要。现在不是要你们去写党史、军史,但是,你们要做第一步的工作,或者说打基础的工作,就是把资料征集好。有的同志说“抢救”历史资料,从某种意义上讲,征集资料就是带有抢救的性质。写历史要靠正式文件,即党中央的电报、报告等,但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,这些正式文件保留下来的很少。拿过去的电报来说,不要说一个团、一个师、一个方面军的,就是总部的,现在也找不到一套完整的,哪怕是抄件。
据我所知,红一方面军长征中从毛几盖会议到陕北这一段,资料就很少。八一电影制片厂拍《四渡赤水》,想找有关的命令都找不到,本来是有命令的。就是因为战争环境,这些东西烧掉了。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三二年,党中央在上海指挥全党,这一段资料大部分也都烧掉了,留下来的很少。党中央从延安微退的时侯,也烧掉了很大一批资料。
我党历史资料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,是过去共产国际保存的我党文件。那时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婴文件,都送给共产国际,在那里保存了一部分,解放后,交回给我们几百箱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,就是其中的一份文件。最近发现的陈云同志传达遵义会议的提纲,也是从共产国际交还的文件里找出来的。中央档案馆的同忠把这个材料拿给我看,要我鉴别是谁写的。我看了不能断定。他们又拿给陈云同忠看,陈云同志经过长时间解认、回忆,肯定是他写的。正式传达遵义会议的文件,现在只有这一份了,这是十分珍贵的。
遵义会议后,红军在遵义还开过高级干部会,张闻天同志传达会议精神,毛主席讲了话。现在找不到这方面的任何资料,毛主席的手稿里也没有。据我回忆,毛主席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的大部分思想,在遵义会议上就讲了,但现在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资料。
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任务是很繁重的。你们这个工作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,一要广,二婴专。广,是指所有的资料,即使是一点线索,也要想方设法加以搜集,包括健在的老同志和他保存的资料。美国《纽约时报》前副总编索尔兹伯里婴写长征,从遵义到甘肃,红军长征的路钱他部走了,路上还遇到好几个老红军,这些老红军是当年负伤留下来的战士或基层干部。在乌江边还发现了当年为红军撑船的梢工,带路的向导。让这些人写长征或写某个战斗,他们写不出来,但他们可以提供一些生动的历史材料。请你们去找一找这些线索。
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,无非是在南方那几个省: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等。朱总司令的老家四川仪陇县还有当过红军的人没有?我估计还有,大概都是六、七十岁以上的人了。这些地方也请你们去征集一下。不需要去很多人,派个把人去调查访问,人家知道多少就写多少。一些老根据地和红军走过的地方,还保留着一些标语,索尔兹伯里在川西网坝一带,就发现了一些。有的老红军手中还保存着一些资料,这次看到同志们征集到的部分文件资料,都很珍贵。这些东西应当继续征集,我想还会征集到很多。
上面讲的是要广泛征集。在广的基础上还要专,也只有在广的基础上才能专。专,就是要有重点,搞专题。比如红二方面军,就要搞清贺老总是怎样从湘西发展起来的,他后来在湘鄂四搞到什么规模,等等。贺老总早年当过湘西镇守使,我们的高级将领里还没有当过镇守使的人。你们不是列了很多专题吗?这就是“专”。专题,无非是一个根据地的专题,或者一个事件的专题。
三大战役是我们夺取全国胜利的关键,是非常重要的专题,现在还没占有详细材料。写三大战役,不能象写党史、军史那样一般地写,而是要写战争的历史。写战史就要包含各个阶段部队是怎么打的,这需婴更加丰富的材料。东北抗联,也是一个专题。
还有很多没有搞成的武装起义,都是中国革命的一部分。如河北的高阳、盖县起义,当时也建立了红军。陕北也有这样的起义。四川有刘帅领导的顺庆、泸州起义。江苏也有,是陈云等同志在那里领导的。一九三一年我在江苏省委时,徐州、海州、蚌埠一带,就有农民武装,刘瑞龙同志当时是徐海鲜的地委书记。
除了三大红军主力外,还有徐海东同志领导的红十五军团,陈先瑞同志领导的陕南的一部分红军,再就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。就陕北来讲,刘志丹、高岗他们也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就搞起来的。象这些史料,现在有很多都漏掉了。要把这些专题的有关资料都收集起来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以前,毛主席指定了一个党史起草委员会,董老是书记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把这个工作给耽误了。“文革”前,我在中央办公厅,为了给将来编写党史提供研究资料,印了一些中央文件汇编,还出了一个抗美援朝的中央电报专辑。“文革”中,因为这事还给我加了两条罪名,第一条说我“偷窃中央文件,扩散机密”;第二条说我“为彭德怀树碑立传”。现在看来,我当时编少了,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编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损失了不少历史资料,老同志保存的毛主席的信,他们和中央来往的文件、个人日记,有许多被烧掉了;自己没有烧的,也被红卫兵抢去烧了。这个损失很大。今后,你们还是要广泛地征集,在广泛征集中搞好专题征集。
南方几个大军区把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征集,这是对的,是应该的。从抗日战争开始,也可以说从长征结束开始或再早一点,中国革命战争的重心就由南方转到了北方。拿建立根据地来讲,有一个南方根据地时期,有一个北方很据地时期。从干部情况来讲,老一点的同志,多数是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的,四川的也不少;抗战以后的干部,则多数是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江苏、浙江的。这还不算东北抗日联军。刚才我看到你们征集到的东北抗联的照片,是很珍贵的,我一眼就认出照片上的周保中。
现在军队中各种资料要广泛征集,包括“活资料”,也包括“死资料”。“死资料”就是留下来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各种文物,包括红军留下来的标语,还要找些见证人。总之,征集任务繁重,范围很广,工作非常重要。将来写历史,不能只靠干巴巴的几句话。象现在有的党史本子,写红军长征和根据地,都是提那么一两句,这是不行的。要用生动的党史资料对我们的青年,包括军队里的青年干部和战士进行教育。这些青年干部、战士,他脑子里比较深刻一点的东西,就是“文化大革命”。至于“文化大革命”以前的事情,军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等等,他们很本弄不清楚。因此,要用党的历史对他们进行教育。当前的征集工作,是为将来写党史、军史收集材料,现在还谈不上正式可,也还不是出书。明年专题资料能不能出书,还要研究。其中涉及到重大的问题如何评价,要由中央讨论后才能下结论。
我最近看了一篇有关叶挺同志的回忆录,讲他在晓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的情况。新四军被敌人包围后,叶挺同志为了挽救剩下的一百多人,带几个人下山去跟国民党交涉。他那时是蒋介石正式委任的新四军军长,又是著名将领,他相信可以把这部分人救出来,没有想到蒋介石取抓他。可结果呢,一下山就被蒋介石扣起来了。在这个问题上,对叶挺怎么估价?我认为这是他应有的行动。因为部队打散了,饶漱石化装成连的文书跑掉了,叶挺同志没有别的办法了。
又如,对林彪怎么估价?林彪在东北那一段,除了在若干问题上与毛主席相对立外,包括进关,一直打过长江,打到海南岛,应该说,背定的方面要多。不能因为他以后叛国了,就说他从东北起就一坏到底。无论如何他还是红军的一个战将,他是打了不少仗的。对这样一些人物作历史的评价,要由中央来讨论。过去,对有些烈士有争论。现在有的恢复名誉了,有的还没有作结论。如红七军的李明瑞,现在纪念百色起义,给他立了一个碑,就把他的名誉恢复了。中央苏区的季振同究竟应不应该杀?季报同是二十六路军起义的,以后怀疑他要把队伍拖走,就把他杀了。这些事情不是仅用哪一个人的回忆录就能做根据的,要历史地评价。
我还说说另外一些人的情况。有一个叫龚楚的,在井冈山时期就跟毛主席在一起,在中央苏区时是作战处长。此人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被捕叛变,还带敌人去抓陈毅。后来,龚楚写了《我与红军》一书,在台湾、香港广为流传,书中写了他是怎样参加红军的。建国后我看了这本书,曾问过陈老总,他说龚楚就是那个样子,那一段历史是确实的。龚楚叛变不好,但他在红军那一段表现如何看?
还有叫何迪周的,他原是国民党陈时的部的工兵主任,五次反“围剔”被红军俘虏后,我们把他留在红军大学教学,后来一直在总部当参谋,参加了长征。到瓦窑堡时,根据中央内定的凡是经过长征的同志都可以入党的精神,发展他入了党。但西安事变后,他去西安时却叛逃了。象这样的一些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,可以不作历史的评价.但对项英这样的同志,还有张国这样的人物怎么评价?我认为应该摆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下来评价,象刚才说的林彪,就不能说他从头到尾都坏。前些时候,东北的同志拍电影、排戏,就不敢写林危。陈云同忠不是说了吗?对林彪应放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来考察。
又比如一一五师有个参谋长叫周昆,是林息的老部下,抗日战争时他在洪洞,从国民党那里领了几十万元法币,开小差跑了。这样的人还可以举出很多。这些人的资料可不可以收集?当然可以收集,因为他有那么一段历史。但结论不是你们能作的,要由中央来作。那是将来的事。
同忠们,现在主要靠你们组织人广泛而又有重点地征集资料,不是让你们写历史。写历史婴各方面都站得住,评价婴公道,光靠你们不容易办的到。现在大批退下来的老干部都可以写一些材料。写材料可以有两种,一种是写史料,不是回忆录,不准备印,也不准备出版:一种是写他自己的回忆录。说到回忆录,我觉得问题比较大。邓小平主席就讲过,他不写回忆录。当然,他是因为工作忙而不写。我看到一些回忆录,里面有些史实,但也有些东西不真实。其原因不外是两种,或者是不了解情况,或者是不实事求是,甚至故意夸大自己的作用,借写回忆录把自己当时的作用、地位和觉悟拔高,这就不好。现在的个别回忆录,的确有这种倾向。出版回忆录不要看成是小事。我不主张大量出回忆录,而是有重点地出。要大体符合历史,正确、公道。一句话,要实事求是。
但是不妨动员所有能写的同志都来写,写了你交给我嘛!正式出版要给稿费,写出来的国忆录不一定都出版,但也可以给点稿费。至于立传,这个问题就更严肃了。中央决定,只有几位老帅可以立传。其他人写传当然也可以,写了作为材料放在那里。写
传的问题很复杂,不要看得简单。
第一,要有点地位的人才能为他立传;第二,必定牵连到很多带全局性的问题,你说不清楚。请你们无论如何要注意,如果收到了什么人写的传记,或是你们组织人搞的,不要轻易出版。否则各说各的,就会引起很多无谓的纠纷。出版回忆录要慎重,出版传记更要慎重。中央决定的几位老帅的传记一个都还没有出,这两年内也出不了。写传记是很不容易的,就是写得很好,各方面都满意,还有中央的一关呢!几个老帅的传,将来要经过中央党史研究室审查。请你们注意:收集几千万字的资料可以,这是为将来写党史、军史或某根据地史做的资料准备,但不要轻易发表。因为发表了就容易引起很多问题。如果是精微有点名气的人写的东西,人家就更认为是“权威”,就会作为根据,就很可能把历史搞乱。
关于全党、全军的一些重大问题,只有中央讲了话,才算定论。《彭德怀自述》是一本好书,但是不是每一件事彭德怀同志都忆述得恰当呢?他那时手头一点材料都没有,完全凭自己记忆。他的记忆力是了不起的,但时间长了,不要说年月日记不准了,就是一些人和事也记不清了。所以完全根据《彭德怀自述》月军史肯定不行,因为有些地方他记错了。
最近出版了聂帅的回忆录,第二册也快出了,是很好的材料。李维汉同志的回忆录,中央好几位同志都看了,认为他写得不错。第一他实事求是;第二他把自己摆进去,这就很有教育意义。这个老同志今年九十多岁,原来立下志愿总,进入八宝山以前,把几个专题写完。他不是可自己的传,而是写专题。现在他还没有写完。李维汉同志是个很好的党史教员,他很长时间在党中央担任重要工作,他担任过组织局长,大革命时期很多重要会议他都参加了。这样的老同志,我们党内不多了。历史上都是后一朝为前一朝写历史,明朝的历史是清朝人写的。因为前人死光了,他要怎么写就怎么写。我们现在不能这样,我们要广泛搜集资料。
如果让后一代写我们党和军队的历史,更写不出什么东西。什么八七会议,遵义会议,他根本不知道。现在许多年轻人只知道“文化大革命”。大单位整党办公室主任和联络员会议上反映:有个战士,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才三岁,现在二十几岁,他在日记中写了两条:第一条,“文化大革命就是好”;第二条,现在掌权的都是“走资派”,应该打倒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时他才三岁,还没有资格当红卫兵,他晓得什么?这两个错误观念是在他成人以后,至少是在十七、八岁以后这三、四年时间中形成的。秋里同志讲,不要把这个人开除,要留下来当个具型,认真研究一下:他怎么会受这么深的反面教育和影响?为什么当兵几年了,军队的正面教育根本没有接受?如果这个错误的观念不给他纠正过来,将来他要是当上了连长、营长、团长、师长、军长,怎么得了啊?!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历史材料对青年进行教育。
当然细节不可能都搞得那么完善,但大的方面无论如何要准确、一致。不能各说各的。如果以后各根据地、名野战军名写名的历史,五不联系,互相矛盾,在大的问题上有分歧,就不能作为正本去教育青年,教有我们的后代。在党史、军史方面我比你们知道得多一些,但也只是一般的。至于具体的,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,我就不很清楚了。现在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几个方面军、各个很据地的管况,主婴靠搜集资料,最后由中央来审定。中央要根据各种历史材料来判新。鉴定历史不象看照片,是周保中,就不会变成李保中;文字材料不同,有可能又是周保中,又是李保中,究竞哪个正确,要进行判断。
这里要讲讲有关纪律的问题。现在有个别同志参加编写或整理史料的工作,他把一些资料据为己有,写成文章去发表。这是不允许的。这些资料都是大家收集起来的,或是档案馆保存的,不能自己拿去写文章或保存在个人手中,这是个纪律问题。最近有人向我反唤,说中央档案馆卡得太严了,不准看档案材料。这也得从两方面看,他卡得太严是事实,可能应该放宽一些,但档案馆如果把关不严,出了问题,他也承担不了这个贵任。所以这一点请你们理解,并且要把好关。
你们现在主要还不是看档案馆的东西,而是广泛收集资料。当然档案馆的东西应该看的,还是婴看。去看就要遵守纪律,不许抄的不要抄,婴保密。摘录、复制的档案材料是给组织的,不是给某个人的。同志们从事的这项工作很重要,第一,任务很重;第二,政治贵任很强。所以一定要严肃对待,不要轻信某一种材料,婴广泛彼集,认真核实,全面研究。现在主婴是处于征集资料的阶段,不是写史和出版阶段。一些大的原则问题,要由中央来决定。
我就讲这些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中山卸货升降作业平台